今天看了此文,感觸良多,因工作上常需與會計師事務所的朋友連繫,每年來的多多少少換新面孔,根這些剛從大學畢業的青年學子,所問之問題,每年都一樣,我就回他說,請參考之前文件。可惜,他竟回覆我,我長官說「編制底稿要問的」,當時,只能傻眼外加頭暈。
為何不先去看以前資料再來問,其次,所問之內容每年都一樣,新生訓練不足,外加學校所教與企業實務脫軌。可惜是學校只能做到填滿校外實習時數而已,未知學生至企業是學到什麼東西,學校派學生至企業前是否做足功能,學生有沒有自發及主動與企業提問,以求得所學之不足實務知識。再加上,少子化後之教育品質是反而下降,午夜12時,多少學子正忙於網游,書本不知何滋味。這些問題衍生是企業求職條件大多限有經驗,沒經驗的同學只好自求多福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專家傳真-台灣大學生 3個基本功不足
- 2013-10-25 01:23
- 工商時報
- 陳志仁野村總合研究所副總經理
- 2013-10-25 01:23
- 工商時報
- 陳志仁野村總合研究所副總經理
2013-10-25 01:23 工商時報 陳志仁野村總合研究所副總經理
http://money.chinatimes.com/news/news-content.aspx?id=20131025000065&cid=1206
- 2013-10-25 01:23
- 工商時報
- 陳志仁野村總合研究所副總經理
兩年前有個機會,邀請野村綜研韓國分公司同仁,前往台灣大學EMBA分享三星集團發展的個案。下課後,我請教準備資料的韓國同事,加入韓國野村總研多久了?答案竟然是「大學畢業不到半年的時間」!個人客觀地比較,類似當天簡報的品質程度,一般台灣研究所畢業生順利進台灣野村總研,大概要兩年時間才可能做的出來。經過進一步探詢韓國同事,原來韓國主要大學行之多年設有學生社團「顧問社」,通常是引進主要國際策略顧問公司的相關生產技術,讓大學生明白,如果想要從事企業外部顧問作為終生職業,應該擁有的顧問本質及相關技術。
大約半年前,聽說台灣大學學生有意成立「顧問社」社團,偶然機會下和主要負責的同學交換意見,發現他們的本意是提高台灣大學畢業生的求職競爭力,以便於和香港及新加坡大學生在亞洲市場一較長短,例如,學生的英文面談能力因此提升到符合亞洲頂尖企業的延攬門檻。這群學生也開口問我,可以如何協助他們?很直接地回答,台灣大學生與亞洲大學生的落差,不在於語言,而是思考能力!這是個大問題。簡單說,空有語言表達能力,沒有「內容」跟「架構」,如何能夠讓企業有相對高的聘僱意願?
回想9年來面談新人的經驗,感覺台灣的商學教育給了學生許多全球領先的管理資訊,卻鮮少刺激學生用「思考」加上「資訊」來提出「解決方案」。個人認為,國人在以下3個領域,普遍缺乏顧問基本功夫:
其一,慎選資料。論述如果要被閱聽者接受,資料的客觀性具有關鍵的影響力,一般不僅資料引用來源不具有客觀公信力,引述資料及其論述之間的關係不適當,更是嚴重的問題。例如,引用某國際機構對於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的資料,以支持某國內服務業者即將投入發展國內Big data新事業的論述,這樣的連結就太過誇張!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今年第1季就超過2億支,已是全台灣總人口快10倍,甚至是台灣1年總手機銷量的25倍,對國內業者而言,與其引用國際總數量,不如精確地說明國內已經有多少消費者擁有智慧型手機,這樣的資料才能務實成為企業內部具有參考性的佐證。
其二,資料加值。有位財金系同學問起我,「甚麼叫做加值?」,和學校製作的模型哪裡不同?我請他給我看他的作品,並要他用該模型說完他想說的故事。結果,我覺得他故事的大部份內容和他的模型無關,即使沒有模型內容的數字,也都可以說完他的故事。換個角度說,要有能夠驗證故事的資料加值運算能力才是真本事。
第三,邏輯思考。一項論述報告的進行,有時候是2分鐘、有時候是20分鐘,也有可能3小時,如何依據不同情境、卻能同樣地提綱挈領?它根基於一個完整的邏輯思考,透過一張又一張的簡報資料,將抽象轉換為簡單又具體的觀念。常見的問題是「位階不一致」,內容錯置雜亂,而且最後一張必定是結論,這樣何必要一堆前面的過程呢?國內的語言訓練沒有幫助我們建立思考架構,經常靠寫程式的訓練,試圖補足表達意見的基本技能了。
台灣大學顧問社2013年正式成立了,台灣野村總研有幸擔任社團的義務導師,期待從事顧問業的台大人有了屬於自己的育成管道,不管這些學生最後是否進入顧問業,他們所學到的技能,可望實現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化」的目標,會是國內跨出這一步的最大價值呢。
留言列表